一是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日益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大部分企业走了一条引进与模仿的技术发展道路。然而,如果不能快速从简单的技术模仿路径中转向自主创新的道路,那么,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在整个世界中的领先地位就树立不起来。
要加速推进这个过程,创新环境的构建是不可缺少的。基于此,现阶段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地助推这种创新环境的建设,表现在:大力提高研发投入的比重,这个指标2009年大约为1.8%,到2012年预期达到2.5%。届时,这个地区的GDP若达到4万亿元,研发投入就是1000亿元;拓展创新企业资本融资的渠道,到今年2月,广东已有15家中小企业通过了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占全国首位。目前全国有4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近四分之一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有投资业务;为专利与品牌开发与维护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多层次的,企业、大学与政府等三者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平台等。
二是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2007年,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就已达到了79.7%,与世界上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城市化率接近,但是,与这些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相比,珠三角地区却比较滞后。
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在今后5至10年内,将有几种力量来推动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着大中型企业的扩张性转移(即研发与营销以及高附加值的制造部门留在本地,而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转向低成本地区),这将会促进地区之间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成长;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从注重外向发展转向了国内市场,这也会增强服务业对增长的重要性;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与知识技术人员的大量增加以及制造行业的各种投入对服务业的需求增大使差异化的服务成为更大的利润来源。在这些驱动力下,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至53%。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需要建立在制造业也有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补成为推动未来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三是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作为主导的地位将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从2003年起,珠三角地区的重化工业产值就开始超过了轻纺工业,且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直上升。我认为,这个走势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因为第一是以消费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对生产资料产品以及生产这些生产资料的资本设备等行业产生的较大需求。诸如顺德过去主要是靠进口木工机械设备来生产家具,到了2003年以后,这些机械设备开始自己生产,在推动珠三角地区沿着家具产业链向上游伸展的同时,资本密集程度也较大幅度地提高。
第二是资本替代劳动。对于企业来说,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越早,受到“民工荒”的影响程度就越低,发展也就越主动。以东莞大朗镇为例,大朗镇是世界毛纺织产业的最大生产基地,在2007年初,这个地区遭遇“民工荒”后,一些企业开始购进和使用了德国的STOLL针织横机,使得编制工艺的人均生产率提高了1000倍以上。这种变化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
第三是地方政府的积极组织与推动兴建的众多重化工业项目,诸如钢铁、核电装备、能源开发、石化、汽车、通讯和造船等,这些项目的陆续上马与竣工不仅成为这个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也给其他行业提供了上游产品与中间产品的支撑。
四是基于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城市群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我认为,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珠三角地区的这个城市群都不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类似纽约都市圈的城市圈。但是,这并不影响它从一个比较松散的都市群转变为比较紧密的城市群。作出这个判断是基于以下的两点理由:
第一,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自2008年12月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来,珠三角地区已全面地跨入到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的整体规划与布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行政主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城市的重要性会日益增加。而大量的制造业与生产环节会配置到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二线城市和城郊地区。地区内部各个城市间的产业专业化分工会不断深化。
第二,城市化的推动。对已接近80%城市化率的珠三角地区来说,看起来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已很少,但如果把1730万外来工计算在内,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的。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更多农民变为市民。在此基础上,随着市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诸如各个城市之间的医疗、教育、退休等保障制度的普及性推进,受到专业性就业机会的影响,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也会相应地增加。这也会深化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
总之,在上述4种走势的作用下,今后5~10年内,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前景将是一个基于知识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的城市群。